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在中国,民间科学爱好者常常被戴上“民科”的帽子,被当作讥笑嘲讽的靶子。社会上对待“民科”的看法和态度有失公允,但我认为中国的“民科”确也有自省反思的需要。中国有些“民科”往往好高騖远,一心只想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推翻相对论和设计永动机。他们是心比天高,身无一技,既听不进劝、又经不起批评,最后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早已脱离了过去朦胧混沌的年代,成长为严格精密的完整体系。整个物理学体系就像一幢地下地上各几十层的钢筋混凝土大厦,企图否定物理学的定理岂不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当然物理学还在发展,但科学家们的主要是为大厦添砖加瓦、夯实基础,他们的工作更像是装修和扩建,而绝不是要掀翻整座大厦。

物理学的理论已经非常的超前和抽象,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只能完全依靠专业科学家,这就像参加世界杯足球赛,只能靠专业球队。存在某种偶然性的竞技体育尚且如此,对深奥严密的物理学的理论研究“民科”们更难置喙。

作为业余科学爱好者,我们更多的应是支持和鼓励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理解和欣赏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不就是球迷们常做的事情吗?业余科学爱好者也要像球迷一样不断丰富自已的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兴趣更好地欣赏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除了支持鼓励和欣赏科学研究,业余科学爱好者也可以作为科学家的助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在一些现象观察和数据收集整理领域,业余科学爱好者更是大有用武之地。在动植物保护、环境监测等和本文着重介绍的超新星观察等方面,“民科”们甚至可以成为科学家得力的同盟军,他们在这些广阔天地中是大有作为的。维克多·布索就是“民科”的一个好榜样。

中国过几天就要开两会,我也想为两会交提案,提案是:尽快建设中国天文爱好者观察网。我建议为中国的中学提供更多更好的业余天文望远镜,重点面向山区和偏远农村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远离城市光污染,更适合天文观察和摄影。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操,也可以收集更多的天文资料有助于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当然也希望能多发现几颗超新星。

公元185年和公元1054年各有一颗超新星被记录在案,这是人类史书上关于超新星最早最完整的记载,它们全是被中国人用汉文字完成的。我们的祖先真是牛得无与伦比。今天,生长在中华复兴时代的炎黄子孙应该能发现更多的超新星,我们再也不能愧对我们的祖先、愧对这个伟大的时代了。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