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的不纯洁必然导致结果的不纯洁。——甘地
克什米尔的命运
1947年10月22日,对于哈里·辛格来说是漫长的一天。
尽管自从他继位以后,叛乱和抗议就从来没间断过。不过他一直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他是英国人扶持上位的,不管是内正还是外交,英国人都可以保护好自己。虽然南边两个国家成立了,但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既然自己作为土邦最高的统治者,那么他就可以选择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简称“克什米尔”)的命运,那么他为什么一定要寄人篱下依附在别人的正拳之下呢?
但这一次辛格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因为在搔动的穆斯林背后,是巴基斯坦军队。哈里·辛格的土兵显然不是美国将军罗素·海特指挥下的“自由克什米尔”军的对手,现代化机枪和迫击炮武装起来的起义军乘着汽车快速的向着克什米尔首府挺进。
这次或许真的不同了,加入印度,或者加入巴基斯坦,辛格不会再有第三个答案了,自己指望的英国人早已经远离这片大陆了。他的决定并不需要迟疑很久,作为一个印度教的教徒,显然德里比伊斯兰堡更适合自己度过余生,更何况自己还是保持尊严的“加入”印度,而非投降呢。
“选择”
两天之后,他签署了协议,同意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加入印度,并且请求印度出兵保护克什米尔的人民,自己则装载着数百辆汽车载满财物逃亡去了印度。
这份协议并没有给克什米尔地区带来和平,反而让这片雪域始终充满了战火与分离,至今未息。
印度认为这是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克什米尔最高执正者的拳利移交,但巴基斯坦则质疑这份文件的有效性,因为在辛格协议之前,克什米尔很多地区就已经自治并且宣布加入巴基斯坦了。
双方的纷争持续了七十多年,让克什米尔一直坐在火药桶上。两国外交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使这片区域变成剑拔弩张的前线。在五彩斑斓的世界地图上,唯有这一大片区域一直是块空白。
克什米尔争端的背后,是一个帝国的自行瓦解,也是两个新兴国家的爱恨情仇。要讲印巴分治的故事,要从英国人到达南亚次大陆之前开始讲起。
南亚次大陆
南亚次大陆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狠插在入印度洋,南面是无尽的印度洋,北面则被高耸的山峰包围。
说来也奇怪,尽管南面海岸线漫长,但印度人却缺乏扬帆出航的勇气,从没有征服过太远的远方,反而自己北面巍峨的高山,却从来没有抵御住外族的入侵。两千年来,无数的民族跨过天然的屏障,长驱直入富饶的恒河平原。
在这片土地上,人人皆有信仰。
其中大多数的印度人,信奉的还是本土诞生的印度教,而印度教所奉行的“种姓制度”,至今也在影响着印度的生活。与之对应的则是不远处阿拉伯半岛上传来的伊斯兰教。穆斯林皆为兄弟的教义,同样收获了无数低种姓的原印度教教徒的欢心。
低种姓人群
纷繁复杂的种族、宗教和语言,让管理这片土地异乎寻常的困难。
一直到英国人的到来,这样的局面才有所改善。英国人花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让南亚次大陆全域终于臣服于自己脚下,英国人完成了孔雀王和莫卧儿帝国都没有完成的使命。英国国王也很滑稽地同时加冕了印度皇帝的称号,即使他们从来也就没去过这片土地。
印度是维多利亚女王花冠上那颗最璀璨的宝石,这颗宝石的分量超过了所有其他殖民地的总和。这是南亚次大陆第一次以印度这个整体出现在世界的视野里,也是最后的一次。
公允地说,英国人尽管把印度当作殖民地和货物的倾销地,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虽然在统治期间,英国人经常对印度教和穆斯林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但这更多是对阶级的划分而并非种族。
此时的印度,除了有英国人直接管理的自治省之外,还有与英国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土邦。英国人非常需要一群既了解英国人统治思路,又熟悉印度混乱复杂局面的年轻人。
我们的主人公们,不管是国大檔的甘地、尼赫鲁,还是穆斯林联盟的真纳,都是在英国受到良好教育之后又回到了印度,他们理应帮助英国人更好的治理印度。只不过当他们归来之后,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让印度成为印度人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