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因为穷!“我心里暗暗嘀咕。是的,我记得那时我们学费是7元。回来问母亲要。母亲恼火地说:“没钱,把我手剁掉卖了吧。”那时,我感觉母亲说话特别不像个母亲。

我记事的时候,父亲跟母亲的吵架似乎总遵循这么一个套路:先吵,然后父亲或母亲,总之是先恼得不能恼恼的一个,推桌子扔板凳。家里穷,没值钱的东西摔。骂完摔完,父亲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母亲躺床上哭,边哭边喊她娘:“我的妈妈呀,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然后呢?然后就是母亲绝食。父亲便使眼色让我们端着夹有菜的饭碗劝母亲吃?然后呢?然后就是母亲把碗筷都摔地上:一地的碎瓷碎碗!

然后呢?然后就是慢慢地姐姐和弟弟都不愿意去劝母亲吃。这劝人也要看被劝人的态度,老这么横着,孩子们自然不愿意。我也不愿意的,慢慢好像父亲跟母亲的吵架方式变了。

然后呢?然后,就是碎碗渣被清扫倒在屋旁的小河边,孩子们从中捡起合适的,做了跳格子的玩具。

好像是我上四年级的那会,父亲和母亲做起了泥瓦片。一个瓦片好像才卖两分钱或三分钱,记不清了,反正很廉价。

父亲起早贪黑,去河里捞淤泥。等那淤泥要干不干的时候,再用双脚踩踏个结结实实。这样,母亲就可以用做瓦片的磨具将那泥土糊在上面。等干了,用手排开,本是一圈的泥土,就被拍成了四片瓦。

做一片瓦片费工费劲,父母是忙不完的。我跟姐姐一放学就跑到离家有二十分钟远的窑厂帮着拍瓦。瓦硬啊,拍的小手生疼,快三十年了,那时拍瓦结成的老茧还未曾从我手上脱去。

不管怎么说,做瓦挣的钱多少能够一家子吃的了。父亲和母亲的架也不怎么吵了,干一天活累死累活的,想吵也没力气吵。

父亲和母亲做瓦撇下500元,盖了三间五架梁:现在还在农村的小屋子,听说屋顶漏了,只是没塌。

(二)

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办了厂。母亲跟着干活。父亲挣了钱,又买了个新楼房。

父亲有钱了,就纵容了他喝酒的习惯:天天喊上生意上的“朋友”来家吃饭。母亲只有做饭端菜的份。

母亲劝不住父亲,也吵架。厂里活要干,母亲劳累,就少吵。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