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的内心其实一直暗自愧疚。孩子的同龄人已进小学,而萱萱只能窝在10平方米的移植仓或出租房,陪伴她的除了亲人,只有手机里的动画片。她曾经最爱陪孩子唱儿歌,但现在每天回到家,实在累得不行,一沾床就倒下,连抱孩子的力气都没有。
感觉撑不下去时,张宁就翻翻以前的照片和视频,那时她爱笑、爱拍照,一家三口一起去公园、游泳池,生活没有那么多灰色。
萱萱患病前旱冰滑得溜。前不久,张宁还发过一个小视频。萱萱扎着两只系着红飘带的丸子头,身穿紫色小毛衣裙,脚蹬一双旱冰鞋,一阵风似地从远处冲来,掠过她身边,向镜头眨了一下眼,又滑向远方。那是2017年2月录下的视频,距离萱萱被检查出患神经母细胞瘤不到一个月。2018年年初,7岁的萱萱许下新年愿望。看见有的孩子爸爸妈妈因为生病不要他们,她“希望所有人都爱萱萱”,知道“看病花了很多钱,她希望长大后能挣回来”,她还想去学校、植物园,去大海上坐轮船。但张宁只愿女儿未来身体健康,多一些活下去的希望。
萱萱的主治大夫、天津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李杰告诉记者,目前萱萱的病情可以说“基本已临床治愈,只要按时复查就可以”。
对于张宁来说,一切还没有结束。“孩子承担痛苦,但大人要承受更多”。
只有当驾着电动自行车在马路上行驶时,她才觉得有一刻的自由。尽管因为长期握紧旋转把手,手指肚都磨出了老茧,肩膀也因长时间紧绷而感到疼痛。女儿刚患病时,她曾整夜地睡不着觉,如今心理的负担终于转换成身体的劳累,换回了久违的睡眠。
她依然不敢放松任何一天。许多外卖员喜欢在夜幕降临后驰骋,因为道路畅通,凉风袭人。但张宁想了想说,自己还是最喜欢中午和傍晚时分,这是最忙碌的时候,“单子多”,也意味着她离给孩子许诺的未来更近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