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争议:石刻能否日晒雨淋?

消息一出,随即在网上引起讨论,很多人认为,学生保护意识薄弱。但也有网友质疑,为什么不把石刻围起来或做相应标识,而是随便都可以拓印。还有人说,既然石刻承受不了拓印,却为何能在露天日晒雨淋?

对此,张益对媒体回应,南朝石刻历经1500余年,表面已出现严重风化,非法拓印对其伤害很大,墨汁流淌、渗入石刻内部,会导致石刻图案无法辨识,而敲击则会对石刻本体造成损害,造成表皮脱落。

他解释称,10 多年前,丹阳市曾邀请专家就南朝石刻保护问题进行讨论。当时,也有专家建议给南朝石刻加玻璃罩或者建亭子,但也有专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加了亭子或者罩子之后,会破坏周边环境,加速风化等。后来此事不了了之,现在为了保护石刻,石刻周边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24小时实时监控,文保员通过手机App随时监控。

视频截图:石刻周围有摄像头

追问:盗拓对石刻有啥影响?

那么,盗拓是什么,它又会对石刻产生哪些损坏?其实,拓印技术出现甚早,隋朝时,文字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它不仅可以保存文化遗产,传拓艺术也成为一门古老的技艺。但对于文物来说,非法拓印、过度拓印、错误拓印却不可行。

金石传拓老师徐夫华介绍,其实,正确的传拓方法及适量的次数对石刻的损害微乎其微。若用扫纸入凹的擦墨法就避免了对石刻的直接击打,又因墨不透纸也不会对石刻造成污染,对石刻形成的损伤极轻微。用正确的技法适量传拓还可避免石刻表面因日晒、雨淋、风蚀、碱化、生苔等造成的石面粉化、砂化及石锈的生成。对历代石刻造成严重损毁的反而不是因为传拓,都是一些人为的因素,比如烧毁、砸坏、炸毁等。

不过,徐夫华也说,若是方法工具不正确又大批量地椎拓,肯定会对石刻造成损害,比如历史上的槌碑、打碑,在上纸环节为了让湿纸进入阴刻线纹或笔划之内就在湿纸上垫上毡片用木槌击打,时间长了就容易把石质差的表面打出片状剥落、表面渐浅、透墨染石的现象。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