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1945年,初到美国的王安,信心满满去IBM面试。面试人看着这张黄皮肤面孔,说:IBM是美国最好的企业,这里不适合你,你还是找个汽车修理厂试试吧。

这句充满歧视的话激怒了王安。那年他24岁,从未受过这样的屈辱。

出生上海的王安,打小便是天才。他16岁考入交通大学(现上海交大),20岁带着团队藏身桂林山地,研究无线电通讯设备,为抗日战争做后援。

抗战胜利,他被公派至美国,攻读哈佛大学硕士学位,第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全是A+。

他的周围充斥着赞誉,直到IBM面试人一棍子砸下。

走出IBM,满含怒气的王安回到哈佛。他用3年的时间拿到了应用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随后被霍华德·艾肯招入哈佛大学计算机实验室。

艾肯研发了世界第一台大型计算机Mark Ⅰ,被誉为“电脑之父”。那时候,这位先驱正困扰于计算机的存储问题。

存储是计算机的核心。臃肿的Mark Ⅰ无法移动,存储设备成了关键。艾肯和团队尝试了各种方法,始终无法攻关,直到王安横空出世。

加入实验室不到20天,王安便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null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