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20多年间,凭着一股子钻研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蔡小波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为现在的高级技能工程师。同时他还是一名班组组长,手下带领着七八名一线技术工人。

仍然短缺的技术工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在谈到社会对于高级技工的需求时用了这样一组数字来说明,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1.5个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的水平。这说明技术工人的缺口非常大,需求量非常高。

技术工人工作的环境往往是在一线,一线就意味着与危险、复杂、紧急分不开。

蔡小波告诉记者,有一次,一名水下作业的技术工人在潜入深水时突然遭遇水底石块垮塌,人被重重压在了下面。由于水底情况特别复杂,经过多次援救都没能救出水下的技术工人,当时岸上的负责人只能请来了工人的妻子,妻子在知道无力回天后,忍住巨大的悲痛亲手掐断了连接丈夫生命的氧气管。

这样的悲剧是所有施工人员、施工单位都不愿意面对的,不过他们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必须面对不为人知的处境,因此危险时常伴随着他们。

而常年在外工作也成为留不住技术工人的原因。蔡小波家有两兄弟,弟弟也深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成为一名开挖隧道的一线技术工人,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回家探亲。全年开挖隧道的工人都要待在深山里,与黄了又绿绿了又黄的山林,以及天空偶尔飞过的鸟儿为伴,枯燥和孤独可想而知。因此许多隧道工人干了一段时间就离开了。

危险和长时间与家人分离,成为影响这个行业招工以及工人们坚持不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工地上不少80、90后的工人都属于短期工,干了一个项目就会离开。

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让许多公司招不到人。像蔡小波这样的高级技师在公司有三个,他们都凭借多年的刻苦钻研对自我进行提升。蔡小波以前对电力一窍不通,在实际的操作中,经常被电力问题难倒,于是他决定在这上面好好下功夫。“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性人才,我们这一行也不例外。”蔡小波说。

在每年的招聘会上,招聘人员对于招聘的工人评价大多数是流动性大,学习性不强,浮躁。虽然在蔡小波那里没有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过依然可以从一些细节处发现,现在的年轻工人对于这一行已没他们那样的热忱。用于采访的会议室,蔡小波说以前摆满了书,很多都是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用书,原来他经常在这里学习。而现在会议室已经没有书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获奖证书。现在的年轻人真正愿意学习的已很少了,大家更多的是打牌来度过漫漫长夜。如何让技术工人在专业上得到不断地提升,增加他们在这个行业的生存价值,保持技术工人行业的稳定性,他们也在思考中。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