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泽生下场
曾泽生将军,可谓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思想上的转变,身份上的转变,乃至行为上的转变,均归功于中国共.产當,那么曾泽生下场如何?曾泽生下场是好还是坏?
曾泽生将军
曾泽生将军在意识到国民當内部的混乱及自私后,曾经几度犹豫,最后在长春战争中,经过共.产當思想上的说服工作,终于决定归服共.产當,携手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曾泽生将军因前期在国民當内任军长,有些作风上与共.产當人的要求有所差异,曾泽生经过几度的思想反省和自我批评工作后,以全新面貌加入到抗日大军之中,并能够重新认识自己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在朝鲜大小战役之中,曾泽生将军表现优异,能够带领部属有力地阻击美国侵略者的攻击,并最终以劣等的武器装备战胜美国先进的武器,在僵持的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战役后,曾泽生将军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勋章,这在当时是无上的荣耀。
为此,毛主席曾经两次亲自接见了曾泽生将军,与他进行了真诚而深刻的交谈,在第二次交谈中,曾泽生将军提出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當,当时被毛同志婉拒了,婉拒的原因并非是曾泽生不够资格,而是从大局出发,希望曾泽生以當外人身份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共.产當的奋斗事业之中。
曾泽生于71岁高龄时因病与世长辞,死前仍有一个心愿未了,那便是加入中国共.产當。
立志当“好人”
1902年,曾泽生出生于云南永善县(市)大兴镇一户有田地数百亩,人口三四十,却又“自私自利的地主家庭”。未及两岁丧父后,寡母带着曾泽生和他7岁的哥哥改嫁叔父,从此,在族内族外的地位一落千丈。曾泽生少年失学,13岁时,由舅父出面说情,家庭方允其到200余里外的昭通读书。高小毕业后,家庭拒绝继续供读,曾泽生求学心切,乃私窃家中200银圆逃走,被家人缉回,经亲戚再为说情,才勉强允许其赴昆明读初中,刚一年,又断绝供给。刚满20岁的曾泽生走投无路,毅然弃学从军,考入云南省都督唐继尧的军士队。
幼年及求学的屈辱,在曾泽生的心灵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奠定了他忍辱负重、维曲求全的内向型性格的基石,涂抹了他明哲保身、中恕之道的处世态度之底色。巨大阴影伴随着情感和心理上的重压,重压滋生了对恶势力的反感,又以反作用力激活了了他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我要做一个好人!”
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冲破心理上的重压,推动着曾泽生向异化性格方向上勇敢地迈出了一步。从军头10年,曾泽生立志“洁身自好”,“抱定‘修脯’之外,一芥不敢”。却不知,青天白日下的军旅仕途,月黑风高,渊深冰薄,步履维艰,想“洁身”,未必能“保身”,想“自好”,未必可“得好”!曾泽生从军士队毕业后,以优良成绩免试保送进入第18期云南讲武堂。该校清朝末年创建,曾以新式教学名噪一时,但衰败很快,曾泽生入校一年后,“因校当局不发津贴又逢过年,眼见尉级同学家属来校诉苦之惨状,于是心中愤慨,乘夜间点名时鼓吹暴动,打闹校宿,通夜不息”,被校方发觉,逃离学校。
1925年5月,曾泽生投奔黄埔军校,被任为第3期的区队长,11月,调教导师第3团任连长,未及一年,因厌恶“军人们只知嫖赌,不问营事”的“腐败恶习”,乃坚决辞职回黄埔军校。
1927年,曾泽生由黄埔军校高级班毕业,调往前方,“当时看到国民當军队克扣军饷伙食比比皆是,士兵不堪其苦,有的集队请愿,有的武装暴动”,而人长们却积习难改,曾泽生不屑为伍,遂再辞现职,赴上海学工。
1929年,龙云登上“云南王”的宝座后,为培养干部,改造滇军,派卢浚泉赴上海将曾泽生等20余人请回昆明,在云南讲武堂旧址举办“军人候补生队”,卢浚泉任队长,曾泽生任队附。曾泽生一伙年轻军人“凭着一股热情”,创办《新武力》校刊,鼓吹“发扬革.命精神,反对封建专制,铲除贪人污吏”。然而,未及数月,蒋介石即派王柏龄来滇查办,先将军人候补生队全部缴械,再将曾泽生等人打入牢狱。
这次牢狱之灾险些搭上曾泽生的性命,经龙云的心腹干将卢汉等人力保,禁闭数月后才获释。面壁反省,痛定思痛,曾泽生终于领悟了国民當军队中的“生存真谛”:长人意志就是真理,惟长人意志是从才有出路。从此,不得不“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曾泽生,了结了血气方刚年纪中的性格冲突,时时处处“以服从为天职”约束自己,忍辱负重,惟命是从,埋头苦干,终于赢得了各级长人的好感,也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时来运转、平步青云。
曾泽生想“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在人格追求与地位追求之间寻求两全其美。然而,“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社会黑暗,即便“自扫门前雪”,也未必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