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立足基础,注重综合,关注知识体系
选择题命题,融合多个模块内容,体现了综合性。
第11题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分别涉及到了原子结构、盐类水解与胶体、有机物结构,以及化学平衡原理等,突出学科内综合,重点考查了发散式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不仅提高了干扰项的迷惑性,而且扩大了考查范围。
综合题目中各小题的设问保持相对独立,保证了考查知识与能力的覆盖面,同时也减低了学生答题的紧张感。
第26题分别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解原理、电极反应式等,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反应知识,以及坚实的化学原理部分的基础知识、系统的化学思想方法和数据处理能力。
4. 注重实验,侧重方法,体现学科特点
设置新情境考查实验技能的迁移能力。命题素材多数来自科研、生产检测及教学过程中的化学实验,贴近学生学习体验又不失新颖性。
选择题第9题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考查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来自于课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第13题考查的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的评价。第28题以三草酸合铁酸钾性质的探究实验为素材,结合中学教材部分内容,分别考查了如实验操作、滴定实验、实验原理与实验评价等内容,以及处理信息能力与迁移能力为核心的学习潜质,并且在较高层次考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素养。
5. 突出“定量思维考察”,增强理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