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题、第27题、第28题,都涉及到化学物质、化学反应与定量计算,将微观探析、定性定量的化学学科素养与能力浓缩其中,学科特色鲜明。
6. 试题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将化学知识与信息,以数据列表、实验装置、结构模型、工艺流程图、电化学装置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简约明了,实现对考生获取信息、吸收和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
总体而言,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Ⅱ卷化学部分,在继承以往试卷风格的基础上,突出了化学学科价值、学科素养与能力的考查,让学子们从“解题”中学会“解决问题”,并能联系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具有探究气息、创新意识,对未来高三的复习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8高考对未来的复习备考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由本次高考化学的特点看来,高考题不回避“必考点”,但在命题视角、方法、背景信息上下功夫,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和素养的转化和进阶,涵盖着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思维层级。2019届考生在复习时,不可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单一的记背,要拆掉思维的那堵墙,打破一轮二轮的界限,理解知识点应用的具体情景。
1.夯实基础、落实教材、构建知识网络
教材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载体,也是命制高考试题最重要的参考资料。部分高考题常常“理在书内,题在书外”,将课本知识挖深吃透,精耕细作,灵活迁移,定能胜过各种教辅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回归本源、落实教材、夯实基础。复习时做到教材整合,高考备考要做到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照概念和理论—无机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形成主线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个单元,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建议考生通过题目训练、错题整理、回看课本实现主干知识构建和知识网络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