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南极游市场处于混战期,有私人俱乐部,也有传统旅行社经营,价格浮动大,选择门道多。对于大部分经营者来说,南极游与普通旅游路线的不同在于,它还不是一个拥有无限增量的市场。
按照目前南极市场游轮的运力,结合《南极条约》的各种限制,每年市场大约只能容纳3万人次游玩,即便目前中国排名第二,占据15%的市场份额,规模上都是有天花板的。加之利润空间弹性有限,南极游的前景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对于国内运营方来说,求量不得,就需要在运营上花心思,来换取质胜,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不少旅行社打造各式主题旅行线路的原因,“投资”、“音乐”、“文学”被包装成了一款款南极游的产品,包括影片、纪录片在内的极地IP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2018年1月,飞猪旅行联合36氪推出了“南极投资号”,将原本的行业交流论坛、创投数据发布搬上了去往南极的游轮。
奇迹旅行则在南极新春之旅中,推出了“大师之船”,请来了青年钢琴演奏家何捷、汤妙昌教授以及著名摄影师王滢,将新春音乐会、极地科考分享以及摄影讲座带到了南极游轮上。
此外,众信旅游旗下众信游学也首度推出北极科学考察夏令营产品,针对学生人群推出极地科考主题游学线路,一经推出变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反响。2018年的产品刚刚上市便被预定一空。
同时,目的地IP的经营方式也成为极地高端游的潮流。飞猪在2016年针对北极游推出芬兰圣诞老人村的极光音乐节,一年后,飞猪全平台北极游的商品数量翻了3倍,购买人次同比上升143%。
尝到北极游甜头的飞猪,在2017年推出了南极目的地IP,以“南极不难及”为主线,推出“南极飞猪号”,包下游轮公司海达路德旗下的午夜阳光号2018春节档4个船期共计2000个舱位,将价格直接降至49999元起,主打为年轻人设计的南极旅行。
并且在首发船期中邀请了民谣教父胡德夫、“雨果奖”科幻作家郝景芳、新锐主编张悦然、环球旅行家谷岳等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达人,在16天的南极之旅中来场世界尽头的对话,并拍摄纪录片《去南极》,给南极游赋予更多意义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