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马文婷表示,对于旅行社来说,极地游轮采购由于数量有限,受到季节性影响等关系,可以说是极为稀缺性的上游资源,与常规的公众熟知的歌诗达(船公司名)、皇家加勒比(皇家加勒比旗下游轮名称)等观光类游轮采购过程完全不同,产品打造上也有很大差异。

  以奇迹旅行为例,现在团队在商量和筛选的,已经是2020年的极地游采购方案了。越提前预订,能够享受到的价格就越优惠,但旅行社随之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大。“远期采购需要占用百万甚至千万的资金换得的资源,却要在三年后才知道盈利情况,旅行社需要对未来极地旅游市场有全面的剖析及预判能力。”

  此外,旅行社还需要花费更高昂的成本,培训专门负责南极游的领队。“与普通游轮团不同,前往南极的领队需要具备极地生态的基础知识,能够翻译船上讲座的英文能力,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马文婷说,通常20人一个领队,200人的包船,需要10个以上的领队配比。培养领队、行前专业培训、长周期带团都让领队成本有所上涨。

  林建勋也强调,目前南极游的整体运营情况并不是条高利润的线路,“国内大部分旅行社都采取包船模式,利润高低不来自于本身路线定价,而是届时整艘船的满仓率,每家会有各自的盈亏平衡点。”

  目前能够提供极地游的游轮公司与抗冰船运营公司已经从原先的个位数增加到了20艘左右,但在定价拳与话语拳上,依旧是个卖方市场。为此,飞猪南极专线的设计者崂山曾表示:“2020年我们会自己造一条船去南极。”中国运营方的向上游前进,几乎成为了必然。

  林建勋告诉记者,除了项目本身的利润有限,市场现在有点疯狂且盲目。南极游与一些热门线路不同,很多情况下是供大于求的,4万-5万一次的行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决策周期相对长的旅行消费。

  林建勋觉得,南极游线路的特殊在于,并不能企图一味依靠低价来成为爆款,长时间的游轮生活对于服务与体验要求很高,对于包船的旅行社来说,提前预付了船款,本身就有不小的财务压力,如果舱位出售率低就会窘迫,折扣促销降价就会出现,可价格下降又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市场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主题化运营

  在林建勋的经验中,几乎所有旅游产品都会经历相似的生命周期——拓荒、混战、洗牌、稳定。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