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2.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

“怎么写”,就是写作方法的问题。我们平时怎么教给孩子们方法的?同学们,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同学们,开头、结尾要注意前后照应;同学们,大家要在习作中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同学们,大家要多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同学们,结尾的时候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指导”,大家是否觉得效果明显?那么,彭老师又是怎么做的?他这节课就教了一个方法:抓住细节。你的习作,能让大家想象到画面,就说明你抓住了细节。孩子们掌握了吗?实践证明,孩子们知道了用两次“慢慢喝”,知道了写“在衣柜里找不到,在晾衣绳上找不到”……这样的方法指导不着痕迹,不过却又事半功倍!

3.解决了“为何写”的问题

真正的写作动机,应该来自于每个孩子内心表达的需要。当孩子们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时候,写作还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吗?经过教师引导,孩子们进入到这样一种境界:当他们被深深打动的时候,他们一定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他们一定为自己忽略了妈妈的爱而内疚,他们一定急于用笔倾诉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此时,习作已经由“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学生的写作动机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我想,如果学生的每次习作训练,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的习作教学将会呈现出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4.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

彭老师怎么教的?他的核心理念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而我们只要细心一点,也可以发现彭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

1)造境。这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彭老师营造的温馨氛围中,这样的学习之境,利于孩子们敞开心扉,感受细节。一支歌、一首诗、一组漫画,加上教师诗意的语言,这个真实的境就营造出来了。

2)比对。彭老师细心收集了孩子们诸多千篇一律的习作,精心挑选了表达母爱的诗词、歌曲、漫画,在课堂上对比呈现,孩子们认识到自己以往习作的不足,领悟到细节的魅力。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