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是从中*共中央正治局(委)员刘鹤两会前密集访美以及美国保守派不断释放的反华声音,今后的对美贸易斗争一刻都不能放松。笔者认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两手都要抓,但不能两手都硬,要做到“软硬兼施”。正如全国人大新任发言人张业遂大使所言,“中方不想同美方打贸易战,但绝不能坐视中国的利益受到损害。处理经贸摩擦的正确办法应该是对彼此开放市场,做大合作的蛋糕,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寻求与美国寻求对话空间,最大限度的挖掘双方的共识,继续落实作为中美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之一的全面经济对话;2017年5月12日中美双方宣布就经济合作“百日计划”达成十项共识。在这份被称为“贸易大礼包”的清单中,最让美国人感到兴奋的就是,美国牛肉时隔14年后被允许重返中国市场。面对中国规模超过四千亿元的牛肉市场,美国业界兴奋不已,特朗普总统、白宫发言人和美国养牛者协会都公开表达了欣喜和期待。这10项早期收获共识具体内容包括:中方不晚于本年7月16日,允许进口美国牛肉,允许在华外资全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允许美国全资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申请许可证;美国欢迎中国自美进口液化天然气、美方欢迎来自中国企业家的直接投资等。
与此同时,习总总带领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拟于2018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根据博览会最新筹备的情况,首届博览会包括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业展。企业商业展又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大板块,货物贸易板块分为智能及高端装备、消费电子及家电、汽车、食品及农产品等6大展区;服务贸易板块分为新兴技术、服务外包、文化教育等展区。而对于美国来说,高端装备、医疗器械不仅仅是其出口的传统优势产业,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矿产品是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2015年美国机械设备出口2058.2亿美元,电机和电气产品出口1697.6亿美元,数额相当巨大。
根据路透社报道,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BCG)与阿里巴巴旗下阿里研究院的最新报告预估,大陆消费市场仍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预计至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6.1万亿美元,未来五年约增加1.8万亿美元,相当于一个英国消费市场规模。面对中国不断推出的“软措施,务实的美国商人们不会视而不见的。”
另一方面,面对美国的贸易大木棍,我们应该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反制手段与措施,避免美国继续以“切香肠”式的方式对中国施压。去年11月,刚刚在访华期间从中国带走2500多亿美元大单,随后就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如此之下,中国也做出强势回应。本年2月4日,中国开始对进口自美国的高粱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月17日,商务部又对美国的232调查作出强势回应,称其“毫无依据”。也让美国意识到擅自单方面向中国发动贸易攻击是风险巨大的妄举。美国要认清一个不争的事实,较中美建交初期,中国经济结构已发生了变化,对“三驾马车”中的出口依赖大大下降,2016净出口对经济贡献率是负的7.8%。
不同于美国其他贸易伙伴,其他诸如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如果不能将中美经贸关系放在放在中美关系大的战略框架下下去考虑,美方招致的损失可能不仅仅是贸易数字变化所能体现的。同时,中国之所以不会像上个世纪80年代在贸易战争中惨败给美国的日本一样,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做基础,我们在对外关系中能够做到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