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格局,不会一直保持目前“一超多强”的状态,也不会成为我们期待的“多极世界”,更不会变成美国希望的“单极世界”,而是一种“两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判断的依据往于以下三点:首先是美国“一超”地位难以撼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遥遥领先,军费开支和经济总虽均为其后十余个国家的总和,至今没有一个国家的实力可以与之抗衡。
欧盟作为一个国家集团,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军事力量和行动能力大打折扣,无法成为独立的“ 一极”。其次是中国向超级大国进发。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长期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状态,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60%。综合考虑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中国是唯一与美国缩小差距的国家,同时中美两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也往不断加大,这总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再次是一钱大国(含国集团)能保持强国的地位。
对于俄罗斯、欧盟、曰本和印度而言,尽管它们无法在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上缩小与中美的差距,但它们好能保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有各自明显的优势或特长。例如,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核武器是很多国家无法企及的,欧盟和日本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印度具有保持较快经济增速潜力。
三、 中等强国表现突出
未来十年,我们需要更重视这些中等强国的作用,如越南、印度尼西亚、伊朗和土耳其等。越南拥有将近1亿人,这使它具有工业化的人口条件。越南实行了土地改革,这是国家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土改之后财产分配会比较平均,这样就具备了工业化的基本条件。印度尼西亚处于亚太地区或印太地区的核心位置,这里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
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作为两国近邻的印尼无疑会从中印的竞争与合作中受益。伊朗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人口规模和国土面积较大。伊朗是伊斯兰世界中少有的工业国家,目前的总体发展态势不错。伊朗将作为一股独立的中东力量继续发挥作用。土耳其地处欧亚连接处,既是北约成员,又属于伊斯兰世界,在中东地区具有独特作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很有抱负,一心推行新奥斯曼主义,将给中东带来很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