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奇迹旅行正式推出极地游线路,并在2012年11月首次包船前往南极。奇迹旅行副总经理马文婷回忆道,“南极游的本质其实是个游轮行程,最重要的组.织方与承办方是极地游轮公司。”
南极游首年,奇迹旅行的角色更多是个综合服务方,在众多经营极地探险的游轮公司中,选中了南极专业级海达路德“前进号”游轮,由对方承担主要运输及交通的角色,国内的旅行社负责分销船票并将之完善成完整的旅游产品。
奇迹旅行的第一次南极包船的价格约10万元/人,当时这个价位当属高单价产品了,可产品上线一个月内,游客量还是超过了舱位的半数。
马文婷坦言,最早前往南极游的旅客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净值人群,以企业主、生意人居多,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出游经验也十分丰富,是国内最早一批体验出境游的人群,需要不断寻找一个听起来很酷很陌生的目的地,“他们对于南北极这类稀缺性旅游产品十分向往,虽然没有十分详尽的行前准备,但怀揣着美好的南北极梦想,将南北极作为终极旅游梦想。”
德迈国际旅行机构(下称“德迈”)自2009年开始运作南极项目,截至2016年末,累计组.织2000人次前往南极旅行。创始人林建勋告诉记者:“早期由于媒体对南极报道少,信息不对称,所以更多是怀着探险精神的高净值游客居多。”
可6年后的今天,国内运营商的角色在转变,游客的画像也不再单一。
游客的年龄层在下降,80后甚至90后游客开始增加,原先游客以高净值人群居多,如今逐步往中产下沉,游客的行前准备也非常充分,不论是摄影器材或是对南极的了解度。
“面对现在的客人,我们不只是把行程外包给游轮公司这么简单,专业度、熟悉程度以及对于整个行程的掌控度都需要增加。采购不同的运营公司,实际上就是挑选探险队的过程,经验丰富的探险队能够登陆尽可能多的南极点,也知道哪里更容易观察到南极的动物与生态。”马文婷说,不论是南极还是北极,对很多游客来说都是仅有一次的旅行体验,要尽可能不留遗憾。于是根据不同的登陆次数、船舱等级,极地游的选择必须多元化。
南极传统的跟团游、定制的轻奢游以及自助游,对应着10万-40万元不等的单价。面对高单价,很多市场参与者接踵而至,笃信产品能够成为“现金牛”,可对于目前的市场从业者来说,这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并没有因为高价就贡献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