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不明白价值是主观的,以为财富是特定的人创造出来的客观事物,以为社会上其他的人是被创造了财富的人们供养的。就不会有真正的平等观念了。
马克思认为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资本家是剥削者,于是要剥夺剥夺者。今天国内的公知们,则以为财富是企业家们创造的,于是认为人民与正*府是企业家们养活的。所以社会要服从企业家也就是资本家的统治。这还能有真正的平等观念吗?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不是财富,而是资源的丰富。资源越丰富,相对于人类的需要,稀缺性就会越降低,价值也就会越降低,财富就会缩水。当生产力水平达到极高程度,人类需要的资源稀缺性都趋近于零的时候,财富就会消失了。而人类的自由却会达到极高的程度。
因此,我们应该尊崇劳动者,而不是尊崇财富拥有者与资源控制者。不过资源控制者的另一面也是资源创造者,也就是劳动者,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企业家列入另册。不过现在舆论平台上对于企业家的特别崇尚,也是违背平等观念的。企业家与一般劳动者一样,都是值得尊崇的,也都不应该被特别的尊崇。
有人会说,研究主观价值理论的早有人在,他们研究出来的结论与你不同。
这是自然的。对同一件东西,研究的人不同就可能结论不同。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主观价值理论的人自己,就没有把这个理论研究透——当然我也不能说就研究透了。在我研究主观价值理论的过程中,感觉创造这个理论的人们至少在两个方面走入了误区:
1、把主观价值判断定义为绝对的个人判断,没有想过个人判断与市场判断的关系。从而在逻辑上把不平等的现象当做了平等的现象来分析。在他们那里,有的人富裕与有的人贫穷,不过是每个人主观判断后的行为结果,是公平的现象。这在逻辑上把人与人之间的共性给消灭了——谁会不想富裕的呢?
2、没有通过对边际效用规律的研究,明白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不一样,其实是在不同客观环境决定下,同样的欲望的必然表现。而把不同个人的价值判断当作了偶然的表现。当然这样比较容易与上帝联系起来。
于是,在西方经济学者那里,有的人富裕、有的人贫穷,是因为他们各自不同价值判断后行为的结果。而他们之所以会价值判断不同,就要问上帝了。于是归根结底,是上帝安排了一些人富裕,一些人贫穷。
我一直说,西方基督文化背景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观念,就是因为既然世界是被上帝主宰的,人类首先就不会与上帝平等,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平等观念。因为每个人都在潜意识里希望上帝让自己过得比别人好,并希望自己成为上帝。这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平等观念?
2014年,茅于轼写了一篇博客《中国的力量从何而来》,里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变化做出了正面描述。【中国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面貌已今非昔比。经济实力增加了六七倍,人民生活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正在告别屈辱的时代,开始扬眉吐气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努力,现在才结下了果实】。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