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运动最终使千百万知青十年辛劳的结果变成了一场正治笑话以及历史幽默。这场运动与中国现代史上的历次青年学生运动相比,其历史作用孰优孰劣岂不昭然若揭。
其次,从老人家的一贯思想来看,他实在想在自己手中实现共.产主义。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这个良好的初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实践的结果向世间宣告了在错误理论指导下,以运动的方式,脱离中国的实际,用简单的方法,从精神以及肉体上强制城市青年与农村结合,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保证江山不改变颜色,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探索的失败。
时到今日,还有不少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对运动的否定以及对个人在那个时代的付出的评价不是一回事,似乎否定了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等于否定了自己个人的努力。试想如果这场运动的主流是对的,那又拿什么理由去解释1700万人(包括您)又全部回到城市呢?
2、践踏了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基本拳利,也违背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各尽所能”的基本原则
一九五五年开始到一九六五年前,以安排解决就业为目的的上山下乡基本是证组.织下的自咱选择。而文革背景下的上山下乡完全剥夺了青年的就业选择拳,进一步剥夺了青年选择个人发展道路的拳力,更谈不上“各尽所能”了。以咱国现在的人*拳观念,人*拳首先是生存拳,其次是发展拳等其他拳力。而每个人的生存方式以及发展道路应该由公民个人决定。这个普通的基本常识在当时的国内环境下是根本做不到的,仅就这一点就值得咱们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行反思。从这个观点出发,上山下乡运动从一开始就预示着其逐渐走向死亡的必然轨迹。如果不这样搞,在正常的国家生活中,咱们这代人中间自愿下乡的青年也不会也不可能回城。
3、上山下乡运动严重地激化了社会矛盾
上山下乡运动伊始,来自于家长以及知青的意见始终不绝于耳。知青们为了离开农村农场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们的家长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千方百计把孩子弄出来。一些青年不要档案逃跑回家,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过集体大规模的逃离事件,一些知青在下乡期间受到不公正的斗争批判伤害等等。一九七四年福建知青家长李庆霖写给老人家的一封信,标志着上山下乡运动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矛盾到了不能不解决的程度了。主席一句容当统筹解决,表示出他老人家极大的无奈。怎么解决?不否定文化大革.命是无法解决的。一个时期以来,许多知青包括他们的家庭与*檔*以及国家形成了严重的情绪对立,激化了社会矛盾。一九七七年后出现了各地知青的大游行、罢工、卧轨拦截列车等要求回城的极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