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中”是中庸思想的发端,而“时中”是中庸思想的内在本质[7],也是其具体形成。经由对于“时中”概念起源和具体落实的系统梳理,我们可以对儒家中庸文化有一个澄清。面对当下将“中庸思想”作为折衷主义的误读,此番说明是极有必要的。中庸不是不作为,“不得罪”,而是处事不极端,不违背“中道”。长期以来,儒家以教条的形象被人们所误会,延续日久。我们经由对儒家中庸思想,尤其是“时中”这一中庸思想内在本质的系统梳理,我们可以力图去减轻甚至消除这一误会。这是就其本体而言。而从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上来说,中庸“随时而处中”的思想观念,对于人们精神境界和实际行动的指导意义都是很可贵的。面对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传统的道德观念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颠覆,人类和人类社会该何去何从?“随时而处中”无疑给予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指引。人要如何在恪守价值和前提的基础上灵活和具体地去处理人情世事,去践行道义,实现真正的“善”和“美”,先贤们探索了很久,而后世的人们,同样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