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南极条约方面最为拳威的会议——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及第20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同年12月,中国又宣布启动第34次南极科考,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开始建站。中国的科考站数量正在赶超英国、澳大利亚,仅次于美国。
随着中国在南极诸多国际事务上的地位提升,民众对于南极的热情也被快速点燃,掀起了一股南极旅游的风潮。“不到南极非好汉。”成了这两年高端驴友圈里的口号。
2006年,20岁的张毅看完新上映的影片《南极大冒险》,对南极的气势与美丽心生向往。这个埋在心底的愿望在10年后的2016年初终于实现,他与妻子将蜜月游的地点选在了南极。
南极适宜旅游的时节并不多,南极有寒(4月到10月)、暖(11月至3月)季之分,由于寒季平均气温低,且会遇到极端天气,所以南极旅游基本都集中在暖季的5个月。
除了时间限制外,能够前往南极的旅游资源也是有限的,比如游轮、机票等都需要至少提前半年预订。“我们提前1年规划,提前半年进行预订,才能选到时间、价格更合适的舱位。”张毅说,7-20万元不等的大跨度价格,需要平衡各方面条件作出最理想的选择。
对每一位前往南极的旅游者来说,抵达的过程还很考验体力。张毅选择的路线,是从上海前往乌斯怀亚——火地岛地区的首府、行正中心,也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再从乌斯怀亚乘游轮前往南极大陆,整个飞行时长超过30个小时。
而且,在南纬60度,西经65度的德雷克海峡也是一道难关,这个被称为南极守护神的必经通道,是世界最宽最深的海峡,风高浪急,船只的最高倾斜角度可到45度,对于想抵达南极的人来说,要扛得住颠簸。由于路途遥远,南极行程从出发到回程基本在15天以上。
当然,即便所有的行程敲定,签证办理也是每一个游客的“噩梦”。南极本身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所以前往南极旅游本身并不需要签证,而是取决于途经的国家,比如中转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还是阿根廷。现在大部分行程的重要中转国家是阿根廷。南美签证对于中国游客来说,不论从材料准备、办理时长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
换句话说,想要叩开南极大门的游客们,得有闲、有钱、有运气,还得身体素质过硬。